AI已经在我们身边,但这仅仅是个开始
从AI的发展进程来看,其发展大致将经历决策式AI、生成式AI以及最终目标通用AI(AGI)三个阶段。其中,决策式AI以规则、预测和优化为核心,是AI发展的较早阶段;生成式AI能够生成文本、图像、声音等多模态内容,是从模仿到创造的阶段,同时也是当前AI所处的阶段;而通用AI是拥有类似人类认知能力、能够完成广泛任务的阶段,是AI发展的最终目标。简单来说,在决策阶段,AI只能完成简单的问答对话,不具备创造能力;而进入生成式阶段后,其不仅能完成问答,还从此具备了创造内容的能力。
在当前阶段,生成式AI在各行各业已取得不少进展。民航业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,对生成式AI的应用已渗透到安全、效率、服务和决策等多个环节。在2025科创大会航空运输前沿技术论坛上,记者了解到,在繁忙机场管理航班时刻资源的过程中,包括机场、航企等民航单位通过应用AI技术,不仅能更好地分析航班延误和取消的原因,还能基于这些分析进一步构建繁忙机场航班时刻容量模型,使其能够根据航空公司的偏好和运营模式变化进行调整。此外,目前不少机场都在部署DeepSeek(深度求索),如新疆机场集团已将DeepSeek-R1大模型集成到气象监测体系中,不仅实现了实时分析风速、温度、能见度等气象数据,还能自动生成气象预警和运行处置建议。
在机场道面等多模态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过程中,民航业已应用空地一体化的具身智能设备,为科研领域注入了动能。时至今日,走入各大机场不难发现,各式各样的机器人服务旅客乘机出行的各个环节。如在深圳机场航站楼内,旅客代步机器人、行李运输机器人正在主动为有需要的旅客提供智慧化服务。旅客若想喝咖啡、点外卖,还有咖啡机器人、送餐机器人带来不一样的用餐体验。此外,东航、春秋航空、深圳机场、福州机场等推出的“数字虚拟人”客服服务,基于AI大模型为旅客提供多渠道、多语种、智能化的信息问询服务。而让AI以物理形态进入塔台管制室、驾驶舱等辅助空中管制和飞行,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成为现实。
AI的发展不是非黑即白的,也没有简单的发展答案
近年来,中国民航积极推动智慧安检建设,通过AI技术不断优化安检流程,逐步形成智能化、自动化的安全防护体系,在确保航空安全的同时,为旅客提供更高效便捷的出行体验。AI智能判图算法便是典型代表。拉萨贡嘎国际机场T3航站楼引入的AI智能判图设备,充分结合AI的高速度、稳定性与安检员的经验、判断力,大幅提高了安检精准度和可靠性。在空管领域,AI也正在编织精密的守护网络。以华东空管局发布的面向空管通导业务的智能体系统为例,该系统深度融合空管领域专业知识与业务流程,通过本地化部署和多模型协同,实现对业务数据的智能解析、故障推演和运维辅助决策。作为空管深度融合AI的标杆实践,该系统的投用验证了大模型技术在空管这一高安全性领域的可行性。
民航业在积极拥抱AI、赋能安全发展的同时,也始终对AI应用的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觉,不仅清醒地看到其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,更秉持审慎稳健的推进态度。如AI算法的决策过程通常像是黑箱,缺乏足够的透明度;又如AI在航班调度或飞行安全监测等关键领域若出现误判,极有可能导致旅客损失、航班延误等。因此,民航业在推动AI落地时,始终保持谨慎的态度,不断严格规范数据管理,加大技术审查和监管力度,力求在享受技术红利的同时,将风险减到最小。
“以人民为中心”是科技的正道,更是发展的正道
对民航业来说,应用新技术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既是以每一位渴望安全便捷出行的旅客为中心,又是以追求高质量发展的行业整体为中心。
旅客的需求是民航业不断推陈出新的起点和发展的动力,民航业始终坚持以旅客为中心推进AI技术的应用。AI的每一次算法优化、每一次预测分析、每一次决策辅助,最终目标都是让旅客出行更安全、更便捷、更舒适。从智慧安检、“无感”通关,到智能行李托运系统的高效便捷;从智能导航系统为旅客提供精准的路线指引,到多功能AI地服机器人、行李搬运机器人协助工作,AI技术和智能化设备为旅客高效出行提供了重要支撑。而在城市上空为人们配送外卖、在田间地头辅助人们耕作、在灾区紧急运输物资的无人机更是让技术切实服务于人。
从民航业积极应用AI的过程来看,推动行业整体发展始终是其重要目标之一。民航局印发的《智慧民航建设路线图》指出,“积极应用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、物联网、智能机器人等技术推进飞行区保障无人化作业,提升航站楼服务智能化水平,实现航空物流关键设备自动化”“要推动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区块链、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产业与民航深度融合,推进数据资源赋能民航发展”。由此可以看出,民航业应用AI并非局限于单一环节的效率提高或成本降低,而是着眼于通过AI赋能,系统性优化航空运输链条的各个环节——从提高运行效率、安全裕度和旅客出行体验,到实现资源管理精细化,再到优化决策支持体系——从而驱动民航业在安全、效率、服务、效益和可持续性等多维度实现协同进步和质的飞跃。
从提升旅客出行体验,到推动行业效率变革,再到服务国家战略,AI技术的终极价值始终在于“以人民为中心”,从而让交通更智能,让国家更强大,让人民更幸福。
(中国民航报 记者张之涵)